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
【介绍】:清医家。字朴庄。吴县(今江苏)人。名医陆懋修之外曾祖。尝著《考正古方权量说》,旁征博引,辨析古方书之剂量甚详。其医论收于《吴医汇讲》。精伤寒,今存《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12卷(陆懋修校),另
也称弄舌。舌头伸长。是舌的筋肌弛纵,肌张力减弱所致。舌觉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有痰热;若舌舒宽而麻木不仁,是气虚证。参见吐弄舌条。
病证名。①指惊风得之于母腹,生下百日内,因有所犯,引动其疾,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②抽搐时牙关紧闭,口吐痰涎者为“真搐”(《东医宝鉴》)。③抽搐虽定,而神气昏闷者。(清·许宣治《许氏幼科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疵痈、丁疽。出于肩中廉(肩峰中部)名肩中疽;生于肩前廉(肩峰前侧),名乾疽;生于肩后廉(肩峰后侧),名过肩疽。多因风热郁结,或负重所伤,瘀血凝结而发。患处若高肿红活,焮热
病名。《治疗大全》:“生于鼻观下迎香穴,系手阳明风热。初生小泡,麻痒微痛,一、二日后结核,板硬肿连腮唇,恶寒发热,最易走黄。”治同疔疮。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猥皮,详该条。
【介绍】:清医家。原名鹤琴,字赐君。四川温江人。博学深思,涉猎天文地理,医药术数,为人治病每获奇效。撰有《伤寒读本》4卷,多宗《伤寒来苏集》,并补以《金匮要略》方而成。又潜心考订,删繁正讹,撰《玉函读
又名《蒙药正典》。蒙药书。占布拉道尔吉用藏文撰于十九世纪。载药879种。按药物性能分为8部24类。重点论述每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能、主治、药用部分、采集时间及炮制法。附药物图谱576幅。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