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木通

小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木通

药材名称小木通

拼音Xiǎo Mù Tōnɡ

别名毛蕊铁线莲过山龙

来源毛茛铁线莲属植物丝瓜Clematis lasiandra Maxim.,以茎藤入药。秋季采收,晒干切片。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湿止痛,解毒利尿。用于筋骨疼痛。外用治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5钱。外用藤茎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木通

药材名称小木通

拼音Xiǎo Mù Tōnɡ

别名毛蕊铁线莲(《湖南药物志》)。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毛茛科植物丝瓜全草

原形态藤本。茎近无毛,节稍膨大。叶.对生,为2回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羽叶通常2对,最下部的具3小叶;小叶卵形至披针形,长3~6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边缘有锯齿;叶柄长4~5厘米。聚伞花序含1~3花;花序梗长1.5~4.5厘米;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紫红色,萼片4,狭卵形,长约1.5厘米,顶端急尖,外面无毛,边缘有短绒毛;无花瓣;雄蕊多数,与萼片等长,花丝条形,密生长柔毛,花药无毛;花柱密被向上的长毛。瘦果扁,椭圆形,长约3毫米,有紧贴的短毛,羽状花柱长达2.5厘米。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灌丛中。分布长江流域,南达广东北部,北达甘肃、陕西。

性味淡,平,无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去湿止痛,解毒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烂塞鼻孔。

复方①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毛蕊铁线莲藤五钱,大血藤五钱,熊柳二两,木防己五钱,石蕨二钱,水煎服。

②治腹胀:毛蕊铁线莲根一两,石葛蒲五钱,陈皮五钱,仙鹤草五钱,水煎服。

③治无名肿毒:毛蕊铁线莲全草,煎水洗患处。

④治眼起星翳:鲜毛蕊铁线莲根,捣烂塞鼻孔,左目塞右,右目塞左。(性味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木通

药材名称小木通

拼音Xiǎo Mù Tōnɡ

英文名Herb of Mandarin Clematis

别名丝瓜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中国药植志》:丝瓜花未载于中国药物书中,可是川中草药铺中出售的,为通利小便之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毛蕊铁线莲的茎藤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lasiandra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毛蕊铁线莲,草质藤本。当年生枝条具开展的柔毛,叶对生,一至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3-6cm,无毛,基部膨大隆起;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窄卵形,长3-6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常偏斜,边缘有锯齿,上面被稀疏紧贴的柔毛,或两面无毛,叶脉在下面隆起;小叶柄短,或长达8mm。聚伞花序腋生,常有1-3朵花,在花序分枝处有1对叶状苞片,花梗长1.5-2.5cm,幼时被柔毛,以后脱落;花两性,萼片4,长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1-1.5cm,宽5-8mm,粉红色或紫红色,钟状直立,先端反卷,直径约2cm,两面无毛,边缘和反卷的先端被毛;花瓣无;雄蕊多数,稍短于萼片,花丝线形,外面及两侧被紧贴的柔毛,长超过花药,内面无毛,花药长方椭圆形,药隔外面被毛;心皮多数,比雄蕊短,被绢状毛。瘦果卵形,长约3mm,被疏短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2-3.5cm。花期10月,果期11月-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沟边、山坡地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1.性状鉴别 茎藤细长缠绕,表面枯绿色或绿褐色,有细棱。叶对生,有长柄,长3-6cm,基部膨大隆起;完整的叶为一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6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而偏斜,边缘有锯齿。气微,味淡。

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灰棕至棕褐色,有隆起的节,顶端常残留有木质茎,两侧及下方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长圆柱形,长5-20cm,直径1-2mm,表面褐色或棕褐色,有细皱纹。质坚脆,易折断,皮部灰白色,木部类方形,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增厚,棕褐色。皮层细胞约有14列细胞。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具成群纤维束;木质部较小,嫩根二原型,老根三原型,导管散在,无髓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性味味甘;淡;辛;性寒

归经归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清热利尿。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水肿;热淋;小便不利;痈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塞鼻。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千金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金藤药材名称千金藤拼音Qiān Jīn Ténɡ别名小青藤、铁板膏药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Thunb.)Miers.以根

  • 钩藤根

    《中药大辞典》:钩藤根药材名称钩藤根拼音Gōu Ténɡ Gēn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茜草种植物钩藤的根。性味《闽东本草):"味苦涩,寒。"归经《闽东本草》:"

  • 鹿茸草

    《中药大辞典》:鹿茸草药材名称鹿茸草拼音Lù Rónɡ Cǎo别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

  • 毛扭藓

    药材名称毛扭藓拼音Máo Niǔ Xiǎn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别名树毛衣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

  • 甜茶

    《中药大辞典》:甜茶药材名称甜茶拼音Tián Chá别名蜜香草(《本草图经》),甘茶(《中国药植图鉴》)。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或伞形绣球花的嫩叶。4~5月间采

  • 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药材名称半夏拼音Bàn Xià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 扁秆藨草

    药材名称扁秆藨草拼音Biǎn Gǎn Pāo Cǎo别名水莎草、三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扁秆藨草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采收和

  • 松蕈

    《中药大辞典》:松蕈药材名称松蕈拼音Sōnɡ Xùn出处《纲目》来源为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实体。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焙干。原形态菌盖初为半球状,次第开展,终成伞状,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径可达12

  • 虾蟆皮

    《中药大辞典》:虾蟆皮药材名称虾蟆皮拼音Há Má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疖肿,瘰疬。复方

  • 鱼肝油

    药材名称鱼肝油拼音Yú Gān Yóu来源鲨目真鲨科真鲨Carcharinus spp.;双髻鲨科双髻鲨Sphyrna mallcus Schaw,从其肝脏中提取得到的一种脂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