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巴茅根

巴茅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茅根

药材名称巴茅根

别名大茅根

来源禾本科芒属植物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用于妇女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3~4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巴茅根

药材名称巴茅根

拼音Bā Máo Gēn

英文名Amur Silvergrass, Aweetcaneflower Silvergrass

别名野苇子、红紫

出处始载于《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荻,多年生草本,高达1.5cm。具粗壮被鳞片的根状茎。秆直立,无毛,多节,节具长须毛。叶互生;叶鞘长于节间,或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长约1mm以下,先端钝圆,具小纤毛;叶片条形,长10-16cm,宽4-12mm,上面基部密被柔毛。圆锥花序扇形,长20-30cm,主轴与分枝皆无毛,仅在枝腋间有小柔毛;分枝较弱,长10-20cm,每节具1短柄小穗,1长柄小穗,均结实,且同形,含2小花,仅第2小花结实;基盘上的白色丝状毛约为小穗的2倍;第1颖的2脊缘有丝状毛,边缘透明膜质,有纤毛;雄蕊3;柱头自小穗两侧伸出。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岸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呈扁圆柱形,常弯曲,直径2.5-5mm。表面黄白色,略具光泽及纵纹。节部常有极短的毛茸或鳞片,节距0.5-1.9cm。质硬脆,断面皮部裂隙小,中心一小孔,孔周围粉红色。气微,味淡。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主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0-9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凉。有清热活血的功能。用于妇女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疼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别名多子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

  • 都咸子

    《中药大辞典》:都咸子药材名称都咸子拼音Dōu Xián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鸡腰果的果实。原形态鸡腰果,又名:都咸树(《南方草木状》),槚如树、心果树。常绿乔木,有乳状汁。

  • 柠檬桉

    药材名称柠檬桉拼音Nínɡ Ménɡ ān别名香桉来源桃金娘科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化

  • 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根药材名称朱砂根拼音Zhū Shā Gēn别名大罗伞、大凉伞、珍珠伞、凉伞遮珍珠、高脚金鸡、凤凰肠、豹子眼睛果、铁凉伞、开喉箭、山豆根[湖南、福建、云南]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 鳍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鳍蓟药材名称鳍蓟别名山白蓟、白山蓟、白背火秆、火草疙瘩来源菊科鳍蓟Olgaea leucophylla Iljin,以地上部分及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 娃儿藤

    药材名称娃儿藤拼音Wá ér Ténɡ别名七层楼、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江西草药》),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湖南药物志》)。出处《江西草

  • 熊尾草

    药材名称熊尾草拼音Xiónɡ Wěi Cǎo别名两广直管花、杂发直管草、当芽、山薄荷、蛇头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thosiphon marmoritis

  • 五灵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灵脂药材名称五灵脂拼音Wǔ Línɡ Zhī别名灵脂、糖灵脂、灵脂米、灵脂块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

  • 箬叶

    《中药大辞典》:箬叶药材名称箬叶拼音Ruò Yè别名辽叶(《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原形态箬竹,又名:篃竹。秆高约75厘米。直径4~5毫米,圆筒形或顶端节间稍

  • 橡实壳

    《中药大辞典》:橡实壳药材名称橡实壳拼音Xiànɡ Shí Ké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