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卷六。“伤寒吐蛔,责之胃寒。痘证吐蛔,责之里热。由热毒拂郁于里,又不能食,虫无所养,但闻食臭,即涌出者,宜黄连止蛔汤。”
【介绍】:宋代医生。字孔济。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平不详。
疝之别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详疝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热气则说物不章,言而遑。”参见七气、九气条。
指尾骨。见李瀠《身经通考》。
出明·赵宜真《秘传外科方》。即竹筒吸法。见该条。
病名。《达生保赤编》:“孕妇因吐血衄血,徒然口噤不能言语,有类中风,若不急治,必致坠胎,宜紫苏饮加减治之,切勿用苏合丸及乌药顺气散。”不可以真中风治疗。
见《重庆草药》。为小金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戴思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