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出《灵枢·营卫生会》。由于感受风邪,腠理开疏,复因热食之气蒸泄所致。主症为热饮食入胃,随即汗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肾,或出于半身。《证治要诀》卷九:“胃气不固,荣血漏泄,宜黄芪建中汤加浮麦少许。
病势危急。《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官。乾道年间(1165~1173年)保安大夫。曾对仲景书辨疑而作《伤寒辨疑》一书,已佚。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丹溪心法·积聚痞块》。指嗜茶太过,积久所致的癖病。《儒门事亲》卷八:“好茶成癖,积在左胁。”症见饮食减少,面黄,乏力,腹痛等。治用磨积丸、星术丸等方。或用石膏、黄芩、升麻为末,砂糖水调服。参
见世补斋医书条。
大指与中指间之指,居大指之次,故称。即手第二指,又名食指、次指、大指次指。
《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介绍】:参见汪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