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因肺热上壅而致的鼻腔出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由肺经实热者,宜青黄散。”若阴虚火动,邪火上归于肺,当清肺降火,宜白虎汤加地黄、犀角、丹皮、白芍、山栀、扁柏。
人体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腕关节。由腕骨近端与尺挠骨远端组成。
下焦元气,指肾气而言。见《脾胃论》:“下元土盛克水,致冲、任、督三脉盛。”肾居下焦,内藏元阴、元阳之气,故称“下元”。
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尿刺。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寒温条辨摘要条。
选穴法之一。出《素问·咳论》。指六腑病变当取位于足三阳经的有关下合穴进行治疗。参见合治内腑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藏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垒元戎》。即杏子汤第一方。见杏子汤条。
病证名。指疫喉愈后,邪毒未清,遗留于经络或脏腑之间而表现诸多不同证候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