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生于肩之前廉(肩峰前侧)的无头疽,属大肠经。证治见肩疽条。
【介绍】:即嵇康。见该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见五味子丸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出《素问·缪刺论》。《赤水玄珠》卷四:“胁痛有风寒,有食积,有痰饮,有死血,有虚,有气郁,有火,当分条类析,明别左右施治。”《济生方·胁痛》:“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
指聚病之较重者。《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指明大聚多由正虚邪实,久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神秘名医录》2卷,已佚。
见《广东中草药》。为无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