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阳律与六阴律的合称。参六律条。
见《石室秘录》。指妇女的阴道外口。
怔忡之一。见《类证治裁》卷四。《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本证可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治宜化痰、清火、镇心,用参胡温胆汤、金箔镇心丸等方。参见怔忡条。
【介绍】:见郑宏绩条。
【介绍】:见许佐廷条。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详心主神明条。
即六气。以其为三阴、三阳之本元,故名。《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病证名。指突然起病,水泻如注之症。《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暴注,卒暴注泄也。”详热泻、水泻紧病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