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横骨

横骨

①指耻骨联合。又名下横骨盖骨。《灵枢·骨度》:“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②指附于舌根舌骨。《灵枢·忧恚无言》:“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③经穴名,代号KI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下极。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脐下4.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5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5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并有腹壁下动脉及阴部外动脉通过。主治少腹胀小便不利遗尿,尿闭,阳萎,遗精疝气睾丸肿痛,尿失禁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痢疾的简称。《痢症三字诀》:“古名肠澼,又曰滞下,今名曰痢,以其下利而不爽也。”详痢疾条。

  • 腑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腑会太仓。”所指即中脘穴。中脘为胃之募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故云腑会太仑。凡六腑之病皆可酌情针灸此穴。

  • 癞头花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 阴虚喉癣

    病名。系指喉癣之由于阴虚者。《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喉癣证,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证则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此实水亏虚火证也。”《咽喉经验秘传》:“癣证原因损肺余,斑生苔藓若虾皮,时时发热频频嗽

  • 原穴

    经穴分类名。原,即本原,原气的意思。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穴位称为原穴。原气与三焦有密切关系,三焦是原气的别使,导源于肾间动气,通达全身,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脏腑病变,往往反应于十二原穴

  • 腋气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臭。详该条。

  • 脚面骨

    跗骨的别名。详该条。

  • 加减玉女煎

    《温病条辨》卷一方。原名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生石膏一两,知母、玄参各四钱,生地黄、麦门冬各六钱。水煎,分二次服。功能清气凉血。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口渴,脉数,舌绛等。

  • 泪孔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

  • 怒则气上

    指郁怒、暴怒所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的病理。肝藏血,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精神过度刺激,则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甚则肝血失藏,血随气升而出现昏厥、呕血等症。《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