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即尽根牙。
见《湖南药物志》。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位于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介绍】:见孙一奎条。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上发背。见该条。
针灸著作。一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1601年。杨氏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成。卷1摘录了《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
病证名。指在行经期前,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详逆经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