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淡紫,中带青筋而润。为寒邪直中阴经之候。证见面色暗黑,身凉,四肢厥冷,脉沉,宜四逆、理中等温阳救逆(见《伤寒舌鉴》)。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人中疔。见该条。
【介绍】:见跗阳条。
食疗烹饪著作。著者不详。收于元人陶宗仪《说郛》,名为《浦江吴氏中馈录》。《绿窗女史》、《古今图书集成》亦载。是书载录脯鲜、制蔬、甜食三个部分,共七十多种菜点制作方法,都是江南(主要是浙江)民间家食之法
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见《卫济宝书》。为降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即沙参麦冬汤,见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则阴津受伤,肾精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故有肾恶燥之说。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铁筷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