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涎唾

涎唾

涎与唾的合称。俗称口水。详涎、唾条。

猜你喜欢

  • 油灰指甲

    病名。生于指(趾)甲的一种癣疾,见《外治寿世方》卷三。又名灰指甲、鹅爪风。多由手足癣日久蔓延,以致血不荣爪而成。初起甲旁发痒,日久指(趾)甲高低不平,逐渐增厚,或甲缘蛀空而残缺不全,指(趾)甲变形,失

  • 熏陆香

    出《名医别录》。为乳香之别名,详该条。

  • 吐乳泻青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多因患儿感受寒邪,伤及脾胃,肝气逆乱,上扰于胃则吐乳,下扰于肠则泻青。治宜补脾平肝。用异功散加肉桂、白芍。

  • 阴中之少阴

    指足少阴肾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张志聪注:“少阴乃一阴初生之气,故为阴中之少阴。”

  • 三字经合编六种

    丛书名。张骥辑。刊于1933年。包括《医学三字经》、《春温三字诀》、《痢症三字诀》、《三字经汤方歌括》、《春温三字诀方歌》、《痢症三字诀歌括》,后三种系张骥增辑。

  • 大腹绒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 五会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 搐搦

    证名。①瘛疭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证治准绳·伤寒》:“瘈者,筋急而缩也;疭者,筋缓而伸也。或伸缩而不止者,瘈疭也。俗谓之搐搦。”详瘈疭条。②指四肢抽搐,伴十指开合,两手握拳的症状。《医碥

  • 药筒拔法

    药筒的作用与火罐相似,能吸引溃疡的脓毒外出。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坚硬漫散不收,脓深不能向外溃破者。其法先以鲜菖蒲、羌活、独活、祈艾、白芷、甘草各15克,连须葱90克,用清水十碗,煎几十沸候用;其次

  • 风寒蛾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此症因风寒而起,肿大如李,头不能下视,气塞不通,寸关之脉浮紧,肺胃之症也。”治宜温散寒邪。参见风寒乳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