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吉之条。
疮疡的内治法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汗之则疮已。”即对于疮疡初起约七日之内,尚未成脓破溃,患者正气未虚兼有表证者,应用解表药物,使毒邪随汗而泄,疮疡得以消散。临证应辨寒热,分别采用辛凉解表或辛温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挂金灯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臻于完备。以医疗为主,教学次之。唐时,属太常寺。在校师生多达300余人。由太医署令、丞等负责管理。分设医、针、按摩和咒禁等部门,医又分为体疗、疮肿、少小
见《江西草药》。为水龙骨之别名,详该条。
指一咳即出之痰。《症因脉治》卷二:“一咳而痰便出者,名滑痰。属脾湿。宜南星与半夏之类燥之,滋润之味,所当忌也。”参见痰证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初孕大热。详该条。
见彧中条。
出《本草纲目》。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