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热痢

湿热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湿热积滞所致者。见《症因脉治》卷四。证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稠粘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等。或见发热。治宜清热燥湿调气行血。可用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等方。若恶寒头痛身热表邪者,荆防败毒汤解表;身热甚,用葛根芩连汤。湿火伤气分黄连枳壳汤;湿热伤于血分,河间黄连汤气滞食滞偏重,腹痛,里急后重明显,用枳实导滞丸等方。地锦草马齿苋、白槿花、一见喜大蒜等药亦均可服用。参见痢疾、热痢湿痢条。

猜你喜欢

  • 筋骨疼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筋骨疼痛痧》:“筋骨疼痛,多延蔓终身,治此者,或风,或湿,或气阻、血凝,或流痰、流火,如此而已,然有效,有不效,或为痧暗相缠,令人莫识,此痧甚慢,不可不知也。”治宜放痧,方用圆红

  • 阴阳脉死候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的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百余字,主要是有关诊断学上鉴定死亡征候的论述。

  • 犹辨三光

    古代眼科术语。系指患眼视力严重减退,尚存光感。《秘传眼科龙木论》:“……眼内翳状如青白色,盖定瞳人,犹辨三光,可令金针拨之。”详犹见三光条。

  • 内蒸

    五蒸之一。亦名血蒸。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五蒸条。

  • 舒筋活络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当归90克,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地龙、独活、赤芍药、川乌、骨碎补、防风、羌活、天麻、虎骨胶、五加皮、胆南星各60克,乳香、没药各45克,熟地黄1

  • 版门

    推拿穴位名。即板门。详该条。

  • 火性炎上

    借用五行学说中阐述火焰上炎的现象以比喻火邪致病时其病变有向上趋向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如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阴虚

  • 遍身肿

    水肿类型之一。见《圣济总录·水肿门》《证治要诀·肿》:“肿病不一,遍身肿、四肢肿、面肿、脚肿,方谓之水气。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宜先用五皮饮、升降汤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

  • 方耕官

    【介绍】:见王泰林条。

  • 生干地黄丸

    ①《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生干地黄三两,羚羊角二两,赤茯苓、独活、槟榔、诃子皮各一两,木香三分,炙甘草半两,麦门冬一两半,桂心二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治干脚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