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外阳,在外踝上三寸,阳郄。”所指即跗阳。
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
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即五仁丸作汤剂。治证同。见五仁丸条。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病证名。指麻黄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注解伤寒论》卷三:“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张氏医通·诸伤门》:“如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陆贽条。
见医方大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