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生于尾骨处的外痈。《外科启玄》卷五:“此痈发于尾闾穴,是督脉之经,最疼难忍,难得脓,宜大托里加乳香、没药排脓止痛,外用敷贴,戒气怒房事,不然则漏而难痊。”
病证名。又名目夕昏。谓至傍晚则目视昏朦。乃“阴血亏损,阳气消耗,以致水火不济矣,所以至日将暮而昏也”(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雀目范围,参见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参见黄耳伤寒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明·万全《妇人秘科·种子章》。又名种玉。指受孕。
即太阳腑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该条。
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掌管医方。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指戌时。详十二时条。《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