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即胎漏。详该条。
《石室秘录》卷六方。大黄、甘草各五钱,当归四两,炒荆芥、黄芩、防风各三钱,黄芪、茯苓各三两。水煎服。治汤火所伤,遍身溃烂。
病证名。指脾肾阳浮不敛的发热。《金匮翼·阳浮发热》:“阳气虚浮,其端有二:或脾胃气虚,阳浮于外。其症上见呕恶,下为溏泄,其脉大而不实,身虽大热,切忌寒凉,宜甘辛温药温其中,使土厚则火自敛也;或肾虚火不
遁的异体字。详遁园医案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花椒,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指生于手、足丫间背面皮中之硬结。三、五个不等,并有疼痛。治同足叉发。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二圣救苦丸,见该条。
名词。见《邯郸遗稿》。即妊娠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