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苏散

紫苏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别名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紫苏茎叶30克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羚羊角屑22克槟榔22克木香15克 桂心15克独活15克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处方紫苏茎叶30克木通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茴香根30克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10枚(锉)甘草15克(炙微赤)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脚气,脚重虚肿,胸闷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葱白1茎并须,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普济本事方》卷三:紫苏散

药方名称紫苏散

处方紫苏叶 桑白皮(洗净,蜜涂,炙黄)青皮(去白)五味子(拣)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治肺感风寒,咳嗽痰多,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温服。

备注方中紫苏叶、麻黄辛温宣透,发散风寒为君;杏仁、桑白皮润肺化痰,降利肺气,青皮理气宽中为臣;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敛肺生津,止咳平喘为佐。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木香导气丸

    药方名称木香导气丸处方木香乳香丁香八角茴香川楝子(去核)破故纸胡芦巴荆三棱香附子甘草各30克杜仲15克制法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男子小肠气疼,一切气积,以及下元虚冷,脾胃不和。用法

  • 橘半饮

    药方名称橘半饮处方当归8分,柴胡8分,生地8分,白芷1钱,半夏1钱,橘红1钱,山楂1钱,川芎1钱。功能主治产后疟疾。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不拘时候。摘录《玉案》卷五

  • 导毒丹

    药方名称导毒丹处方紫草、瓜蒌(连皮)。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痈疽大便秘。用法用量新水煎服;或用黑豆1盏,入生姜、紫苏煎汤服。摘录方出《直指》卷二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八五

  • 团参散

    药方名称团参散处方人参(去芦头)款冬花紫菀(洗去土)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肺气不利,咳嗽气喘。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乌梅1枚,同煎至100毫升,食后温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 加减补筋丸

    药方名称加减补筋丸处方当归1两,熟地黄2两,白芍药2两,红花1两,乳香1两,白云苓1两,骨碎补1两,广陈皮2两,没药3钱,丁香5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3钱。功能主治髃骨跌伤,手屈

  • 降压茶

    药方名称降压茶处方萝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制法将上四味开水冲泡代茶。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活血化淤,生津止喝。此茶久饮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并可防治冠心病。用法用量不拘量,代茶饮。摘录《经验

  • 柑叶定痛散

    药方名称柑叶定痛散处方柑子叶4两,葱白根3两,生姜片2两。功能主治酒病初发,形如感冒,被医误治,三焦受伤,死血凝结不化作痛,滞注胸膈,大痛不移。用法用量上共捣烂如泥,用锅烙热,铺盖痛处,白布裹紧,将盐

  • 硫黄煎

    《圣惠》卷三十六:硫黄煎药方名称硫黄煎处方硫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干姜1分(炮裂,研,罗末),蜜1两。制法上都研令匀,其蜜用水1大盏调,以绢滤过,于汤碗

  • 攻寒汤

    药方名称攻寒汤处方高良姜1两,桂心1两,甘草3两。功能主治复阳气,逐寒邪,辟瘴疫。主用法用量将姜、桂碎锉,以清油半两煎,不住搅,候焦褐色,取出,旋放冷,3味同为末。空心沸汤入盐点服。摘录《普济方》卷一

  • 蓝根涂方

    药方名称蓝根涂方处方蓝根并叶(不拘多少)。制法上洗净,捣烂。功能主治中水毒,寒热。用法用量涂头面及身上,频用为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