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羌活胜湿汤

药方名称羌活胜湿汤

处方羌活独活,各二钱。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各一钱。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如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及足太阳经不行。

用法用量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温服。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加黄蘖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内外伤辨》卷中:羌活胜湿汤

药方名称羌活胜湿汤

别名通气防风汤(《医学发明》卷五)。

处方羌活独活各3克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1.5克蔓荆子0.9克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治风湿在表,头痛项强,腰背重痛,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发热,脉浮。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大温服。

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己1.5克;轻者,附子1.5克;重者,川乌1.5克。

备注方中羌活独活祛风湿,利关节;防风藁本祛风除湿,发汗止痛;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治头风疼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具有祛风胜湿之效。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猜你喜欢

  • 地髓煎丸

    药方名称地髓煎丸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牛膝(去苗,酒浸1宿,为末)。制法上将地黄汁银石器内熬成膏子如饧,搜和牛膝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通经脉,补虚羸,强脚膝,润泽肌肤,和畅筋脉。主用法用量每服

  • 沉香透膈丸

    药方名称沉香透膈丸处方丁香1两,沉香1两,木香1两,粉霜5钱,硇砂3钱,巴豆49个(大者去油),麝香1钱,信2钱(用锡炒,去锡),朱砂5钱。制法上为末,酒湖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反胃吐食,膈气噎气。

  • 金料散

    药方名称金料散处方当归2钱,川断2钱,沉香2钱,血竭2钱,龙骨8分,朱砂1钱,故纸2钱,牛膝2钱,三七2钱,乳香2钱,申姜5钱,年健5钱,虎骨4钱,红花1钱,木香1钱,没药2钱,白芷6分,土虫2钱,台

  • 金水六君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金水六君煎药方名称金水六君煎处方当归6克 熟地9~15克陈皮4.5克半夏6克茯苓6克 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养阴化痰。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

  • 北枣散

    药方名称北枣散处方北枣1枚(去核,入鸭嘴胆矾1片在内,纸裹火煅通红,出火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 加减乌药汤

    药方名称加减乌药汤处方乌药3钱,砂仁8分,延胡2钱,甘草1钱,木香1钱半,槟榔1钱,当归3钱,白芍3钱。功能主治理气和血。主气滞所致月经先期,在经行前后,腹胸胀甚,中有血块,舌淡,脉弦涩者。用法用量水

  • 茯苓利膈汤

    药方名称茯苓利膈汤处方茯苓1两,牛蒡子2两(炒香),荆芥穗1两,桔梗1两(微炒),甘草半两(炙紫色)。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6分,去滓温服,1日2-3服

  • 星夏栀子汤

    药方名称星夏栀子汤处方半夏、南星、香附、石膏、栀子。功能主治痰火嗳气。摘录《类证治裁》卷三

  • 柴葛解肌汤(程氏)

    药方名称柴葛解肌汤(程氏)处方柴胡6g葛根6g黄芩6g赤芍6g甘草3g知母5g 生地9g 丹皮3g 贝母6g来源《医学心悟》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芷、桔,是因不恶寒无需多用升散发表之品,且羌、芷皆

  • 表虚六合汤

    药方名称表虚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桂枝7钱,地骨皮7钱。功能主治妊娠伤寒,中风表虚,自汗,头痛项强,身热恶寒,脉浮而弱大者。摘录《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