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惊骇不安,躁动不宁之证。详惊、躁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即砭镰法。见该条。
方书名。宋·朱佐撰。15卷。刊于1266年。作者收集宋代医家常用的方剂和单方,按病分类汇编而成。其中包括诸风、伤寒、诸气、脾胃、痰饮、积聚、黄疸、虚损、头痛、妇人、小儿、痈疽、补损、中毒及拾遗等15门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卡蜜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直接灸法之一种。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以使局部皮肤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先以甘油或葱、蒜汁涂抹灸处,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易炷再灸,灸满规定壮数。这种灸法由于热力较强,
出《补缺肘后方》。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玉茎硬不痿,精流无歇时,时如针状,捏之则脆,乃为肾满漏疾。韭子、破故纸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