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背偻

背偻

证名。又称背伛偻大偻。指曲背俯身、脊椎突出。《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亦可因督脉虚而精髓不充,或中湿邪所致。详见背伛偻条。

猜你喜欢

  • 破布粘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枝核

    见《四川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 走方医

    【介绍】:见铃医条。

  • 远近

    指疾病的所在有远近之分。远近是相对而言,如以表里言,则表近里远;以经络脏腑言,则经络为近脏腑为远;以腑与脏言,则腑近而脏远。亦有以上为近,下为远者。《素问·至真要大论》:“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

  • 转舌丸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大黄(酒浸)二两,芒硝、石菖蒲、连翘、远志、黄芩各一两,栀子八钱,薄荷七钱,甘草六钱。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至四十丸,薄荷煎汤化服。治类中风,舌强不语,神识

  • 卧产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产妇临产时,背平着蓆,体不倦曲,使儿易产,所采取的体位,称卧产。

  • 肝风疝

    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肝风疝,外感之邪也。”《类经》卷十七:“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病在筋也。”详风疝条。

  • 经脉不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狗屎灵香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发痓

    痓同痉。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痉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