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背脊骨折

背脊骨折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背脊骨包括胸椎、腰椎。因跌打、坠撞所伤折。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折部压痛明显,可有后突畸形;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损伤,出现截瘫。传统上采用绳索悬吊复位法,并予以固定。卧硬板床。初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复元活血汤加减或七厘散,肿消痛减后以接骨续筋为主,改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后期应补肾活络,服补肾壮筋汤小活络丹,外用五加皮汤洗,配合腰背肌锻炼。病程中注意防止褥疮、尿路及肺部感染。

猜你喜欢

  • 臭苏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 玄英石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 苏东坡

    【介绍】:见苏轼条。

  • 疳鼻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鼻之状,鼻下两边赤,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亦名疳鼻。”详鼻疳疮条。

  • 手太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太阴之正。即手太阴肺经别行之正经。《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张景岳改为“散之大肠”,从之),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在腋前从手太阴肺经

  • 胃热恶阻

    恶阻证型之一。平素胃热,孕后冲脉气盛,胃气不降所致。症见呕吐心烦,颜面潮红,口渴喜凉饮,便秘。宜清胃热,降逆止呕。用苏叶黄连汤(紫苏叶、黄连)加半夏、竹茹、陈皮,或加味温胆汤。

  • 豆豉

    见《本经疏证》。即淡豆豉,详该条。

  • ①(hé)。①配合、符合。指脏腑的表里内外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肝之合筋也,……。”②应当、相宜。《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面合色赤。”③闭密、闭拢。《素问·诊要

  • 张季明

    【介绍】:见张杲条。

  • 癸水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