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蛔虫所致的呕吐。《医学入门》卷五:“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治宜和胃驱虫。可用二陈汤加苦楝根、使君子、白术、乌梅、槟榔等。参见吐蛔条。
见《本草纲目》。为楮实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医权初编》卷上。即四肢疼痛。详该条。
即健脾。详该条。
病名。古人对胎前发生神志方面急症的称呼。郑玉峰《郑氏女科真传》:“妊娠怔忡惊悸多睡,腹满连脐急疼,坐卧不安,胎气既成,安养五脏则可。或为喧呼心惊悸乱,皆因气厥,致令胎惊而有此症,兼筋骨伤痛,四肢不安,
即留罐法,详该条。
即瘛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瘛疭条。
见《滇南本草》。即扁豆,详该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伤寒论》。为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