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痿

脾痿

病名。指肉痿。《医宗必读·痿》:“脾痿者,肉痿也。”详肉痿条。

猜你喜欢

  • 冷毒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痢伴有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的症候。治宜温中止痢之剂。

  • 水丈葱

    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 内景图解

    见顾氏医镜条。

  • 怀子

    出《素问·腹中论》。即妊娠。详该条。

  • 维宫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髂前上棘下方凹陷(维胞)斜下1寸处;或于维道穴斜下2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琼瑶发明神书

    见琼瑶神书条。

  • 胎喘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 泡通珠

    见《湖南药物志》。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 腋窝

    又称腋胑,俗称胳肢窝。指人体的上臂与胸壁连接的凹陷处。其皮下有丰富的汗腺,脂肪组织,底部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还有淋巴结群。为手三阴及足少阳经脉所过之处。

  • 蝎虎草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