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苦芙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三十四。即赤白带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带下之病,曰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针灸甲乙经》:“妇人下赤白沃后,阴中干痛,恶合阴阳,少腹膜坚,小便闭,曲骨主之。”治疗参见赤白
外伤名。见《千金要方》。即犬噬人伤。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①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详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①位于第一掌骨底的背侧。即阳溪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靠山穴,在大指下掌根尽处腕中。能治疟疾,痰壅。”②即合谷穴,《小儿推拿广意·中卷
【介绍】:元代医生。曾任太医院副使。1261年朝廷命大明等路之抚使岁给王安仁等衣粮,并赐田以为永业。同年5月朝廷授予金牌,往诸路设立医学,并制定了教学及考核等制度,推行医学教育。
又称肺阴。见该条。
出《续名家方选》。即茶子,详该条。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腰痛痧》:“痧毒入肾,则腰病不能俛仰。若误饮热汤、热酒,必然烦躁昏迷,手足搦搐,舌短耳聋,垂毙而已。”痧中肾脉或左尺虚微,右尺洪实,或兼歇止者,急刺腿湾出黑血;刺中魁穴,以香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