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性简要

猜你喜欢

  • 乘枕骨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 八法

    八种治疗方法。见《医学心悟》。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是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八纲辨证,概括对多种病证的治疗,制订出来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病邪在表用汗法;病邪在里、在上属实用吐法;在

  • 孔子枕中散

    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 吐涎沫

    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指口中涎多或呕出涎沫的症状,多属饮邪。治宜温化,可用半夏干姜散、小青龙汤、五苓散、吴茱萸汤等方。因脾虚不能约束津液者,宜六君子汤加减;挟寒而脉迟细者,加肉桂、干姜

  • 极热

    证名。又名大热。见《幼幼新书》。极热临床见于伤寒发热,脚气毒遍内外,烦热口疮、狂叫等证。《千金翼》以七水凌主大热。参见七水凌条。

  • 砭针

    即砭石。出《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注“砭针者,砭石是也。”

  • 金锁银开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 十香返生丹

    即十香返魂丹,见该条。

  • 十二皮部

    见皮部条。

  • 司地

    运气术语。出《素问·本病论》。即在泉。参见司天在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