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打伤,详该条。
出《尔雅》。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薛铠《保婴撮要》。又名舌舒。指患儿舌头不断地伸出口外,伸出较长而缩回较慢或久而不收者。与随露随收之弄舌,有所区别。舌乃心之苗,心经有热,引起舌头干涩而紧,故时时吐出,以图舒缓。临床上不仅
见《分类草药性》。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
同样都是以保养精气为目的。《灵枢·五乱》:“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即玄府。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J5。出《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位于腕部背横纹上2寸,尺、桡两骨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
病证名。即损嗽。《不居集》卷十五:“损伤咳,男妇因跌打损伤,负重辛苦,劳力伤损,肺脏既损,遇风寒则为咳嗽,或吐咯紫血。宜去心肺瘀血,当归饮。”参见损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