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蛇蛊

蛇蛊

蛊毒病之一。《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著蛊毒,面色青黄者,是蛇蛊。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胸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身体恒痛。又心腹似如虫行,颜色赤,唇口干燥,经年不治,肝鬲烂而死。”参见、蛊毒病条。

猜你喜欢

  • 背伛偻

    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又名大偻、背偻、俗称“驼背”。指曲背俯身,部分脊椎突出,按之高耸之症。多属督脉病变。《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背伛偻,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此当用

  • 热厥头痛

    病证名。因热盛气逆所致的头痛。见《证治准绳·头痛》:“热厥头痛,虽严寒犹喜风寒微来,暖处,或见烟火,其痛复作。”由邪热上攻,经气厥逆所致。症见头痛积年不愈,烦热,虽当严冬,犹喜风寒,其痛便止,略近温暖

  • 如眉老人

    【介绍】:见李冠仙条。

  • 温清散

    《万病回春》卷六方。又名温清饮、解毒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黄连、黄芩、黄柏、梔子各一钱半。水煎,空腹服。治妇人崩漏不止,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

  • 午时合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 心主神明

    神明,指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是由心所主持的,这是心的重要功能之一。《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因此,心对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也起着主导作用。《灵枢·邪客》:“

  • 胎疸

    病证名。指新生儿出现的黄疸。又名胎黄。《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在胎,其母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幼科铁镜》:“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儿新生,面目通身皆黄如

  • 神阙

    ①经穴名。代号RN8。见《外台秘要》。属任脉经。位于脐正中。《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②脐的别名。详该条。

  • 耳背高骨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又名耳后高骨。在耳后颞骨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用揉按法,可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外感头痛等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用两手中指、无名指,揉运耳后高骨,二十四下毕,再掐

  • 妙应大师

    【介绍】:见张明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