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毒丸

解毒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板蓝根120克(干者,净洗晒干)贯众30克(锉,去土)青黛(研)甘草(生)各30克

制法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以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精神恍惚,恶心者。

用法用量误中诸毒后,急取药15克,烂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如常服,可三五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普济方》卷四○四: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雄黄1分,巴豆27粒(去油),郁金1分(一方加半夏1分)。

制法上为末,白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解诸药毒。主小儿疮痘毒胜,身热痈疽,咳嗽有痰,气急,并疮痘正出,伤食肚疼。

用法用量3岁3丸,食前薄荷汤送下;如咳嗽痰喘,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圣惠》卷三十九: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金星矾石2两,银星矾石2两,太阴玄精2两,云母粉2两,不灰木(以牛粪火烧令通赤)2两。

制法将4味用炭火烧令通赤,与不灰木同入盆,下盖出火毒,1宿后细研如粉,入龙脑2钱,更研令匀,以糯米粥和丸,如豇豆大。

功能主治解诸药毒。主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姜汁少许,并新汲水研破服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九

《仙拈集》卷三: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牛黄3分,朱砂7分,雄黄7分,乳香5分,没药5分,麝香1钱,山慈菇1钱。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重3分。

功能主治小儿竹衣乖。无皮肤,脓血淋漓,赤剥,杨梅一切胎毒。妇女为丈夫梅疮所过,结毒之气,渐至阴户湿烂,流血不止,沿至产门,外绕肛门,肿硬溃脓,出水不休,疼痛不堪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金银花汤送下。外用紫芦散。

摘录《仙拈集》卷三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黑铅1斤(打成片,剪如豆大),山中黄土1斤(研细)。

制法二物入锅炒至铅化,去铅不用,只将黄土水叠为丸。

功能主治杨梅疮,杨梅漏,服过灵药久不愈,必内有轻粉毒为患者。

用法用量灵药:水银一两,劈朱砂,明雄黄各五钱,硫黄三钱,白矾一钱。上研细末,入阳城罐内,用铁盏合好,盐卤和泥封固,以铁丝扎紧,用银炭十斤,先文后武火,升三柱香为度,取起冷定开看,铁盏上药即是。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外科大成》卷三: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杏仁(去皮尖)2两(另研),栀子10两,大黄5两。

制法上为末,炼石蜜1斤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漏睛出脓。

用法用量每服2-3钱,茶汤送下。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普济方》卷二七二引《德生堂方》: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贯众2两,茯苓2两,黄药子2两,蓝根2两,干姜2两,地黄2两,雄大豆2两,甘草2两,滑石2两,缩砂仁2两,阴地厥2两,薄荷2两,土马鬃1两,绿豆粉1两,益智仁1两,寒水石1两,山豆根1两,紫河车1两,马屁勃1两,草龙胆1两,白僵蚕(炒)1两,百药煎1两,大黄1两。

制法上各焙于为末,用蜜拌蒸饼为丸,如小弹子大,用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诸毒疮痍,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1丸细嚼,新水送下。小儿1丸分作4服,熬薄荷汤令冷磨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引《德生堂方》

普济方》卷二五一: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山豆根3两,板蓝根2两,甘草4两(炙),山茨菇3两,土马鬃2两,续随子仁2两,黄药子2两,大黄1两,紫河车3两,木通2两,盆消2两,五味子2两,藿香2两,寒水石2两,雄黄2两,贯众2两,白僵蚕2两,干葛1两,茜草根1两,薄荷2两,绿豆粉3两,百药煎2两,朱砂1两,麝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弹子大,用螺青3两和匀,一半为衣。

功能主治解世间一切不测等毒。主诸恶物,蛊毒,砒毒,菌毒,河豚鱼毒。

用法用量奇效良方》无藿香,有蔻仁二两;《摄生众妙方》无寒水石五味子,有石膏五倍子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一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半夏(醋浸1宿,漉出晒干)1斤,甘草(炙,锉)1斤,赤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暑中暍。

用法用量每服4丸,加至8丸,新汲水送下;如昏闷不省者,生姜自然汁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普济方》卷二八六: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别名三黄解毒丸

处方大黄5钱,黄连5钱,桅子5钱,黄芩5钱,牵牛1两,滑石1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外诸邪毒痈肿疮,筋脉拘挛,寝汗咬牙;一切热毒惊悸。五淋,便浊,痔漏。

用法用量三黄解毒丸(《回春》卷二)。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

《三因》卷十: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板蓝根4两(干者,净洗,晒干),贯众1两(锉,去土),青黛(研)1两,甘草(生)1两。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暑毒。

用法用量如稍觉精神恍惚,恶心,即是误中诸毒,急取药15丸,烂嚼,用新水送下,即解。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如常服,可3-5丸,大解暑毒。

摘录《三因》卷十

医学正传》卷六: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白芷10两,木香5两,硇砂(研)1钱6分,贯众(取新者,去皮,切,晒干杵末)4两,朴消4两(另研),萝卜子(去壳,醋浸炒,另研末)4两,京墨8钱(另研)。

制法上和匀,糯米糊为丸,如龙眼大,青黛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疔肿。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无灰酒磨化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医学正传》卷八: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别名清热解毒丸

处方寒水石(研)1两,石膏(研)1两,青黛5钱。

制法上以二石细研如粉,入青黛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未出而先发搐,兼外感风寒之邪者。小儿五脏积热,毒气上攻,胸臆烦闷,咽喉肿痛,赤眼壅肿,头面发热,唇口干燥,两颊生疮,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坐卧不安;及伤暑毒,面赤身热,心烦躁而渴,饮食不下;中诸毒;及惊风潮热,痰涎壅塞,心胸烦躁,颊赤多渴,坐卧不稳。

用法用量清热解毒丸(《保婴撮要》卷九)。《保婴撮要》本方用法:惊风潮热者,每服半粒。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三因》卷十五: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栝蒌根3两,甘草半两(炒),大黄1分(生),朴消1分(别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大风。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五

《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白芷1两,斑蝥49个(二物和一处,用酒拌湿透,文火炒燥,拣去斑蝥,用白芷),全蝎1两,胡桃肉1两,(二物新瓦上焙微焦),生大黄1两(晒燥)。

制法上为细末,酒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下疳初起。

用法用量每服3钱,热酒送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洁古家珍》: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滑石1两,黄芩1两,贯众1两,茯苓1两,山栀子1两,干姜1两,草龙胆1两,大豆1两,青黛1两,甘草1两,薄荷1两,寒水石1两,益智仁半两,缩砂仁半两,大黄半两,山豆根半两,生地黄半两,桔梗半两,百药煎半两,紫河车半两,粉花(即豆粉)半两,马勃半两,板蓝根半两,黄药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真益气,化毒除风,发散瘟疫毒邪之气。主一切积滞不解,停留作毒,上焦壅热,咽喉不利,口干多渴;伏暑烦闷,霍乱不宁;山岚瘴气,食毒酒毒,吐逆不定;游风丹毒,迷惑昏困,不省人事,虚烦发躁;赤眼口疮;四时伤寒,瘟疫毒邪;四方人不服水土;一切诸毒;妇人血晕不省。

用法用量方中紫河车,《医学纲目》作“草河车(即蚤休)”。

摘录《洁古家珍》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五味子3两,大戟1两,山慈菇半两,板蓝根半两,续随子(去皮)1两,麝香1钱(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研匀,水煮糯米糊为丸,每1两作10丸,阴干,用雄鸭头血为衣,候经宿,布袋挂当风处。

功能主治解一切饮食毒及诸药毒。主一切饮食中毒及中诸药毒;溺死、缢死、磕死,或汤烫、火烧,气已绝,但心头微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热酒磨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袖珍小儿》卷七: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玄参3钱,连翘3钱,升麻2钱,黄芩2钱,芍药2钱,当归2钱,羌活2钱,防风2钱,生地黄2钱,荆芥2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以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疮毒肿疖,丹毒,赤游肿。

用法用量灯心、薄荷汤送下。

摘录《袖珍小儿》卷七

《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施圆端效方》: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管仲半两,茯苓半两,黄药子半两,葛根半两,生地黄半两,甘草半两,大豆半两,滑石半两,薄荷半两,缩砂仁半两,阴地蕨半两,川芎半两,马鬃半两,人参半两,绿豆粉半两,寒水石半两,紫河车半两,茵陈半两,益智半两,马勃半两,草龙胆半两,山豆根半两,川百药煎半两,白僵蚕半两,雄黄半两,白矾半两,大黄半两,青黛半两(并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生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辟疫。主一切诸毒,吐泻迷乱欲死;及时疫疙瘩,诸惊积热,山岚瘴气毒,四方不服水土。

用法用量每服1丸,新水化卞,小儿半丸,酌量加减。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施圆端效方》

《霉疮证治》卷下: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白面8钱,大黄4钱,雄黄2钱半,蝮蛇1钱半,蜈蚣1钱半,血竭1钱半,乳香1钱,没药1钱,轻粉5分。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梅毒。

用法用量日服3钱。

摘录《霉疮证治》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四六:解毒丸

药方名称解毒丸

处方大枣2枚(去皮核),巴豆3-7粒(去皮心膜,不出油)。

制法上研匀,只作4丸,逐丸以大针穿,就麻油上熏令黑,用瓷盒贮。

功能主治中药毒,心腹切痛不可当,欲死者。

用法用量遇中毒者,每服只1丸,随所中毒物汁咽下,不得嚼破。一二时辰取下毒,其毒即包裹所服药下。或不知所中毒物,即以茶清1大盏,放温咽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

猜你喜欢

  • 二加龙骨汤

    《外台秘要》:二加龙骨汤药方名称二加龙骨汤处方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功能主治导火泄热,清上温下。主肾阳亏虚,虚火上浮。(女

  • 葫芦双皮汤

    药方名称葫芦双皮汤处方葫芦壳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 红枣10克制法将以上各味加水400克,煎至约150克,去渣即成。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消肿。适用于慢性肾炎。用法用量服汤,每日1剂,至浮肿消退为度。

  • 和表八珍汤

    药方名称和表八珍汤处方当归身3钱,黄耆(生)3钱,续断3钱,白术2钱,白芍2钱,甘草1钱,白芷1钱,川芎5分。功能主治托毒生肌。主表虚自汗,营卫不和,饮食无味。用法用量上加生姜1片,大枣2个,水煎,温

  • 佛手汤

    药方名称佛手汤处方大黄(酒蒸)3钱,青皮(醋炒)2钱,石膏(煅)2钱,黄连(酒炒)2钱,甘草2钱,白芍2钱,厚朴(姜汁炒)2钱。功能主治湿流胃经,腹中作痛,时疼时止。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摘录《玉案

  • 参耆鳖甲散

    药方名称参耆鳖甲散处方人参(去芦)1两,黄耆(蜜炙)1两,鳖甲(去裙净,酒醋炙令黄)1两,白术(炒)1两,当归(酒浸,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1两,白芍药2两,附子(炮,去皮脐,锉,

  • 加味异功汤

    药方名称加味异功汤处方人参3钱,当归1钱5分,肉桂1钱5分,炙甘草2钱,茯苓3钱,于术(炒焦)3钱,生姜3钱,大枣(去核)2个,广皮2钱。功能主治辛甘温阳。主疟邪久羁,因疟成劳,而成劳疟;络虚而痛,阳

  • 分清饮

    《直指》卷十:分清饮药方名称分清饮别名分清散、萆薢分清饮处方益智仁1两(醋浸),川萆薢1两,石菖蒲(去毛)1两,天台乌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思虑过度,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白

  • 如神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神散药方名称如神散处方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用)、露蜂房(微炙)。炮制捣罗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牙、蚰牙,攻疰疼痛,日夜不止,睡卧不安,或牙动摇,连颊浮肿,不

  • 神应丸

    《内外伤辨》卷下:神应丸药方名称神应丸处方黄蜡60克巴豆杏仁百草霜干姜各15克丁香木香各6克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

  • 大造丸

    《本草纲目》卷五十二引《诸征辨疑》:大造丸药方名称大造丸处方紫河车1具(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生者,米泔洗净,新瓦焙于研末,或以谈酒蒸熟。捣晒研末,气力尤全,且无火毒)败龟版(年久者,童便浸三日,酥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