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蛇啮。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兼通医学。熙宁中(1068~1077年)邠州(今陕西彬县)地方官。撰《阴毒形证诀》1卷,已佚。
见《广西中药志》。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同居经。月经按季来潮,故名。见居经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厘正按摩要术》卷二。详凤凰鼓翅条。
即十香返魂丹,见该条。
病名。见《咽喉脉证通论》。即悬蜞风。详该条。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廉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为鼻流清涕兼有喷嚏之候。多见于今之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病。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①泛指耳窍中流脓者。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