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押手法之一。是以左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两足分开,宽于两肩,足尖略内收,前胸微挺,后臀要蓄,两手后伸,挺时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解剖名。《伤科补要》卷二:“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颡也。”详颃颡条。
气功学专著,元·邱处机述,二卷。此书用图、诀等阐述内丹理论及行功方法,其说接近《钟离传道集》、《西山群仙会真记》。认为人须“先使水火二气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用神气烹
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
出《经效实验单方》。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