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颜直之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素问·刺法论》:“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
证名。清·佚名《眼科统秘》:“此症目常脓泪浸,乃是肺经实热。”详见眵泪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兑为锐眦,经走膻中(宗气所居),络及肾脂(指髓)……,主宗气动息,动应无方,息乃贞固,曰成能廓。”谓宗气充实,眼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故曰成能廓。详八廓条。
书名。3卷。彭光卿辑。初刊于1941年。本书按雷丰《时病论》原意,分述时病的病证、治疗诸法及成方。编述以表格为主,治疗诸法用歌括加按语的形式予以阐析,条理比较清楚。1955年上海中医书局重印出版。
简称痰闭。①泛指痰浊引致的闭证。每挟风、挟热而成,即由风痰上窜或痰热内闭,这些情况,病因火热内扰或化风为主,痰实际是闭证的继发产物。参闭条。②指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痫证等精神神经病变。③温热
病证名。指咳嗽由外感风邪引起者。《症因脉治》卷二:“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明医杂著》卷二:“春若伤风咳嗽,鼻流清涕,宜辛凉解散。”方如
证名。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指因寒邪、郁热、暑热、水饮、胶痰等实邪所致的哮吼。因所感病邪与症状表现的不同,治疗有散寒宣肺、涤痰化饮、清热降气等法。详冷哮、热哮、水哮、痰哮等条。
指第三胸椎。《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