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锯齿草

锯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草

药材名称锯齿草

拼音Jù Chǐ Cǎo

别名五月莲、齿叶泥花草

来源玄参母草属植物齿叶母草Lindernia ciliata (Colsm.) Pennell [Ilysanthes serrata (Roxb.) Urba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多鲜用。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痛。用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产后瘀血腹痛;外用治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鲜草捣汁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锯齿草

药材名称锯齿草

拼音Jù Chǐ Cǎo

别名五月莲、齿叶泥花草旱田草、地下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刺齿泥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ciliata (Colsm.) Pennell[Gratiola ciliata Colsm.;Ilysanthes serrata (Roxb.)Urba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0cm。多分枝,披散,下部常伏地,最下一节有不定根。叶对生;无柄或有极短而抱茎的叶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1.5-4.5cm,宽0.3-1cm,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密而带芒的锯齿,齿缘略角质化而稍弯稍变厚,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顶生,长3-6cm;花对生,具短梗;苞片披针形,花梗有条纹,无毛;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有尖刺,边缘膜质;花冠小,浅紫色或白色,长0.7cm,管细,向上稍扩大,上唇卵形,下唇3裂,与上唇等长,中裂片大,向前凸出;雄蕊4,2枚退化在下唇基部凸起为褶襞;花柱与可育雄蕊等长。蒴果长荚状圆柱形,先端有短尖头,长约为宿存萼的3倍。种子多数,不整齐的三棱形。花、果期夏季至冬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稻田、草地、荒地和路旁等低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消肿。主毒蛇咬伤;疮疖肿毒;跌打损伤;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鲜草捣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核桃楸

    药材名称核桃楸拼音Hé Tɑo Qiū别名山核桃、胡桃楸来源胡桃科植物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以种仁、青果和树皮入药。夏秋采青果趁鲜捣碎泡酒备用;秋季采成

  • 荠苎

    药材名称荠苎拼音Qí Zhù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

  • 土蜂

    《中药大辞典》:土蜂药材名称土蜂拼音Tǔ Fēnɡ别名蜚零(《本经》),马蜂(《尔雅》郭璞注)。出处《本经》来源为土蜂科昆虫土蜂的全虫。原形态体大,形圆长,长约2厘米。色黑,被细毛。前头部广阔,复眼1

  • 竹根七

    《中药大辞典》:竹根七药材名称竹根七拼音Zhú Gēn Qī别名竹根参、竹节七、牛尾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

  • 蜂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胶药材名称蜂胶拼音Fēnɡ Jiāo来源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性状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具粘性,有芳香气味。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

  • 小赤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赤麻药材名称小赤麻拼音Xiǎo Chì Má别名赤麻、小红活麻来源荨麻科小赤麻Boehmeria spicata (Thunb.)Thunb.,以根入药。生境

  • 茶油

    《中国药典》:茶油药材名称茶油拼音Chá Yóu来源本品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或小叶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ms.的

  • 满天星

    《中药大辞典》:满天星药材名称满天星拼音Mǎn Tiān Xī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泥炭藓科植物细叶泥炭藓的全草。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体黄绿色或棕色。幼枝于茎顶端集成头状,在生长过程中,逐

  • 蓬莪术

    药材名称蓬莪术拼音Pénɡ é Shù别名蓬莪茂(《药性论》),蒁药(《唐本草》),蓬莪蒁(《日华子本草》),广茂(《珍珠囊》),蓬术(《普济方》),莪蒁(《本草备要》)

  • 葵花大蓟

    药材名称葵花大蓟拼音Kuí Huā Dà Jì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葵花大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souliei (Franch.) Mattf.[Cnicum sou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