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眼不赤不疼,乍痛如神祟者,阴阳升降不和,气血偏胜相攻使然。或有血虚者,下午痛,大黄当归散;或有气虚火旺者,上昼痛甚,助阳和血汤。”参见痛如神祟条。
【介绍】:见许逊条。
【介绍】:见熊立品条。
病证名。指气滞三焦所致的疼痛。出《灵枢·五色》。《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气痛,三焦内外俱有病也。人身之气,周流不息,本无停止,多因七情六气,饮食劳役所郁,以致凝滞上焦,则为心胸痞痛,宜枳橘汤、清
古代管理药品及其他有关事务的最高机构,南北朝时期北魏等朝归属门下省。至唐属殿下省。局内设奉御2人,官阶五品下。直长2人,掌管为帝王配制药物,并由文武长官1人监督。药成后,要由医佐、奉御、殿中监、皇太子
①见《天宝本草》。为青酒缸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药物》。为球兰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本草崇原》。即虻虫,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通城虎之别名,详该条。
精气,指人体的正气。指疾病过程中,正气过度耗损,出现虚证的病机。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病证名。指胎漏下血。陈无咎《女科难题》:“怀胎而月经忽来者,名曰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