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震
【介绍】:
参见雷丰条。
【介绍】:
参见雷丰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出《丹溪心法》。阳气偏盛,呈现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导致各种火症。如:①由于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证候。②五志、七情过极,出现阳亢或气郁化火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等证候。
即龙虎石。见该条。
病名。即痔的别称。详该条。
出《梁侯瀛集验良方》。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倒产。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体质娇柔,消化力薄弱,如饮食失宜,最易生痰生热,所以在病理方面每有脏腑蕴热的特点。假如一旦遭到风寒外邪的侵袭,则外邪与内热相搏,而致郁蒸化火,成为本证。临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肿病表现的五种危险症候。即五心肿、人中肿、舌头肿、膝胫肿、阴茎肿。
病名。属于唇疔之一。见《治疔汇要》卷上:“承浆疔,生于唇棱下陷中,系督脉所经之处。”见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