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古代用以记时记月,参十二时条。运气学说以十二支分主风、热(暑)、湿、火、燥、寒六气。
【介绍】:五代时后蜀医家。撰有《广正集灵宝方》一百卷,已佚。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作者陶氏(阙名),已佚。
见《救荒本草》。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同消食化滞。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新语》。为橄榄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幼幼集成》卷六:“凡痘疮后牙龈生疮,时时出血,谓之牙宣。呼吸息臭,谓之息露,此走马牙疳也。由热在阳明、少阳,宜内服洗心散,外用蚕脱散(蚕蜕纸、枯白矾、五倍子、人中白)敷之。
指受冷极深冻僵而死。《诸病源候论·冻死候》:“人有在于途路,逢凄风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气入藏,致令阴气闭于内,阳气绝于外,荣卫枯涩,不复流通,故致噤绝而死。若早得救疗,血温气通则生。”
病名。见茹十眉《五官病》。即睥生痰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