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千金翼方》。指鼻塞流清涕。详鼽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抱朴子》。即铅丹,详该条。
病证名。为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多因肺胃火炽,薰灼咽喉,或血分伏火上攻所致。症见喉关或内或外,红肿疼痛,或有口臭、口干苦、便秘溲黄等。治宜清解热毒,凉血消肿。方用清咽润燥汤、银翘散或犀角地黄汤等加减。若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见《本草纲目》。即蛇蜕,详该条。
指五脏辨证。临床要综合五脏见证,审察其阴阳虚实。《素问·方盛衰论》:“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见《广东新语》。为橄榄之别名,详该条。
《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即透营转气。见该条。
证名。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