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油桐子,详该条。
证名。指阳虚不能作汗之证。《伤寒论大全》卷四:“头痛发热,项脊强,恶寒无汗,用发汗药二、三剂,汗不出者,……殊不知阳虚不能作汗,故有此证,名曰无阳证。”治宜再造散。参见亡阳证等条。
见《妇人良方》。为冬葵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书名。又名《万方类编》。32卷。清·曹绳彦辑。刊于1800年。辑者以《本草万方针线》对《本草纲目》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共分107门,11713方。本书将《本草纲目》所附单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排尿后有精液滑出,多因气虚不能固摄所致。《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小便过多,而便后常有滑精者,补中益气汤下缩泉丸。痛而小便频数者,禁用缩泉,以益智壮火,乌药耗气,非阴虚多火人所宜。”参见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