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沙蒿

黑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沙蒿

药材名称黑沙蒿

拼音Hēi Shā Hāo

别名油蒿

来源菊科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以全草、根、花蕾、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

性味全草: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根:止血。茎叶及花蕾:祛风湿,清热,拔脓。种子:利尿。

风湿性关节炎:叶、鲜枝及花蕾捣烂,外敷关节痛处,到发痒起泡为止,将泡挑破,流出黄水,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以夏日用效果最好。

疮疖痈肿:将叶捣烂外敷,具拔脓作用。

尿闭:种子5钱,水煎冲红糖3~5钱,温服。

感冒头痛:花蕾3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黑沙蒿

药材名称黑沙蒿

拼音Hēi Shā Hāo

别名油蒿(《内蒙古中草药》),鄂尔多斯蒿(《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哈拉-沙巴嘎(蒙名)。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茎叶花蕾。茎叶4~8月采;嫩梢及花蕾5~7月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高50~100厘米。茎自基部分枝成丛生状,无明显主茎,当年生枝条紫红色,老枝暗灰色。叶较小,无柄,羽状全裂,裂片2~3对,肉质,无毛,线状或丝状,长1.5~3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有小突尖,黄绿色;上部叶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呈卵形,排列成圆锥状,直径2~3毫米;总苞黄绿色;全为管状花,淡黄色,甚小。瘦果小,卵形。种子黑色,长形。花期7~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固定沙丘或半固定沙丘上。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提脓拔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咽痛,疮疖痈肿。

①《内蒙古中草药》:"茎叶:去风湿,消热消肿。治风湿性关节炎,咽喉肿痛。"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叶:捣烂外敷疮疖痈肿可提早化脓开口,具拔脓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作发泡剂。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㈠黑沙蒿叶、鲜枝及花蕾捣烂,外敷痛处,至发痒起泡为止,将泡挑破流出黄水,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以夏季伏天用效果最好。(《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㈡黑沙蒿茎叶、老鹳草各五钱,马先蒿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感冒头痛:黑沙蒿花蕾三钱,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沙蒿

药材名称黑沙蒿

拼音Hēi Shā Hāo

英文名Herb of Ordos Wormwood

别名油蒿、 鄂尔多斯蒿、沙蒿、籽蒿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茎叶及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采收和储藏:茎叶4-8月采收,嫩梢和花蕾5-7月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黑沙蒿 半灌木,高50-100cm。主根粗而长,木质,侧根多数;根状茎粗壮,直径1-3cm,有多数营养根。茎多分枝,茎皮老时灰黑色,缝裂,当年枝外皮灰黄色,不育枝紫红色。叶黄绿色,多少肉质,无毛,干后坚硬;茎下部叶宽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3-4枚,叶柄短;中部叶长3-7cm,宽2-4cm,一回羽状全裂,裂片2-3对,狭条形,长1.5-3cm,宽约1mm;上部叶短小,3裂或不裂,裂片狭线形,无柄;苞花序多数,在茎顶和枝上排列成复总状花序,有短梗和条形苞叶;总苞片形,长3mm;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背面黄绿色;外层雌花10-14朵能育,内层两性花,5-7朵能育,内层两性花,5-7朵不育,子房退化。瘦果倒卵形,果壁上具细纵纹并并有胶质物。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干草原或干旱的坡地上;荒漠和半芒漠地区常组成优热种群落。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现陕西、宁夏、甘肃已引种栽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或作发泡剂。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 一、黑沙蒿叶、鲜枝及花蕾捣烂,外敷痛处,至发痒起泡为止,将泡挑破流出黄水,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以夏季伏天用效果最好。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二、黑沙蒿茎叶、老鹳草各五钱,马先蒿三钱。水煎服。 (《内蒙古中草药》)②治感冒头痛: 黑沙蒿花蕾三钱,水煎服。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螺蛳壳

    《中药大辞典》:白螺蛳壳药材名称白螺蛳壳拼音Bái Luó Sī Ké别名白螺壳(《肘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于破败的墙壁

  • 大麻疙瘩

    药材名称大麻疙瘩拼音Dà Má Gē Dɑ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蒟子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yunnanenseTs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蒟子 直立

  • 沙生风毛菊

    药材名称沙生风毛菊拼音Shā Shēnɡ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renarial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沙生风毛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

  • 楠木皮

    《中药大辞典》:楠木皮药材名称楠木皮拼音Nán Mù Pí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楠木的树皮。性味《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功能主治《海

  • 五瓣寄生

    《中药大辞典》:五瓣寄生药材名称五瓣寄生拼音Wǔ Bàn Jì Shēnɡ别名桂花寄生、木棉寄生、袖桐寄生、杉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五瓣

  • 歪脖子果

    药材名称歪脖子果别名大叶藤黄、戈吗啦、人面果来源藤黄科歪脖子果Garcinia tinctoria (DC.) W. F. Wight,以茎、叶的浆汁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驱虫。

  • 方蟹

    药材名称方蟹拼音Fānɡ Xiè别名中华绒螯蟹、河蟹、淡水蟹、螃蟹、真蟹、毛蟹、清水蟹、蟛蜞、小石蟹来源甲壳纲方蟹科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

  • 蒌油

    《中药大辞典》:蒌油药材名称蒌油拼音Lóu Yóu别名蒌叶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手足红

  • 蟾舌

    《中药大辞典》:蟾舌药材名称蟾舌拼音Chán S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复方治鱼脐疔:(

  • 山棯根

    药材名称山棯根拼音Shān Shěn Gēn别名岗棯根(《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盆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微酸,性子。①广州部队《常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