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鼠乳

鼠乳

病名。皮肤小疣赘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由于风邪搏于肌肤,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常发生颈项及胸背等处。初起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呈蜡样光泽,境界清楚,中央凹陷如脐窝,呈散在分布,挤之可见豆腐渣样软疣小体,轻度瘙痒。数目由数个至数十个。若皮损数目多时,用紫草15克、薏仁15克煎汤代茶,每日一剂;或板兰根煎汤代茶。外治在局部消毒下,用消毒针挑破顶端,挤出软疣小体,外涂碘酒,用消毒纱布盖贴。即传染性软疣。

猜你喜欢

  • 温热病指南集

    书名。1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前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逐条予以辨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

  • 环跳骨脱出

    病名。即髋关节脱臼。清·赵廷海《救伤秘旨》:“夫两腿环跳骨脱出……足短者易治,足长者难治。”指出了后脱臼和前脱臼的畸形特点。证治参见胯骨出条。

  • 罢(pí 疲)极之本

    罢,音义通疲。指肝与耐劳能力的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肝主管筋的活动,人体耐受疲劳的能力,与肝的气血盛衰有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故称。

  • 透针法

    即透穴法。见该条。

  • 疝气

    疝之别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详疝条。

  • 疫证集说

    书名。4卷,附补遗1卷。清末余伯陶编。刊于1911年。本书选集古今有关疫证的医学文献百余种,取其论辩治法编成。内容简要,但条理不够清楚,可作疫证的临床研究参考。

  • 寒痹白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五:“又有白骨横于喉向者,其痛异常,此中寒喉痹,阴火上蒸精垢,结而成块,坚白如骨,外观恶寒,嗜卧不渴,懒言、舌滑而冷诸阴证。阴气复逼喉间,清涎成流而出。”治宜用黄芪15克、法夏4.

  • 手阳明之正

    出《灵枢·经别》。即手阳明经别,详该条。

  • 臭鼠

    出《素女经》。亦名俞鼠。指阴蒂。

  • 立迟

    五迟之一。小儿周岁以后,不能自己站立的病证。肝主筋,肾主骨,小儿肝肾不足,或哺养失宜,影响筋骨的发育,以致膝盖骨软弱,足胫无力,不能自立。治宜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鹿角胶、当归、白芍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