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病名。指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发的病证。《时病论》:“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募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
《石室秘录》卷六方。炒栀子三钱,白芍药二两,甘草、半夏、柴胡各一钱。水煎服。治火郁心痛。
出《素问·五脏生成篇》。衃血,凝积的死血,指紫黑枯槁的颜色。喻心的真脏色。参见真脏色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手掌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竹节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肥皂荚之别名,详该条。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九。即舌缩,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