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丽子藤

丽子藤

药材名称丽子藤

拼音Lì Zǐ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Yunan Dregea

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T.Li[Wattakaka yunnanensis Tsi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全株具乳汁,除花冠和合蕊柱外,全株均被小茸毛。叶对生,纸质;叶柄长0.5-2.5cm,顶端具3-4个丛生小腺体;叶片卵圆形,长1.3-3cm,宽0.9-2.5cm,基部心形;侧脉每边约4条,在叶背突起。伞形状聚伞兵花序腋生,长达5cm,着花达15朵;花萼裂片卵圆形;内面基部具5个小腺体;花冠白色,副状,裂片长约5mm,具脉纹,边缘被缘毛;副花冠裂征肉质;花粉块长圆状,直立;子房被疏柔毛,花柱短圆柱状,柱头基部五角形,先端短2裂。蓇葖果披针形,长3.5-5cm,直径达7mm。种子卵圆形,长达7mm,宽约4mm,先端具长2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甘肃。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安神;健脾;接骨。主神经衰弱;食欲不振;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平。有祛风除湿、消食止痛的功能。用于风湿疼痛,小儿腹胀痛,胃痛和外伤肿痛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丁公藤

    《中国药典》:丁公藤药材名称丁公藤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ERYCIBES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 或光叶丁公

  • 游草

    《中药大辞典》:游草药材名称游草拼音Yóu Cǎo别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

  • 南瓜

    《中药大辞典》:南瓜药材名称南瓜拼音Nán Guā别名麦瓜(《滇南本草》),番南瓜(《群芳谱》),番瓜(《本草求原》),倭瓜(《植物名汇》),北瓜、金冬瓜、冬瓜(《广州植物志》),伏瓜(《民

  • 勒管草

    药材名称勒管草拼音Lè Guǎn Cǎo别名绿山麻柳、水苋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假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canthus peduncularis(Wall.ex Royle)We

  • 匐地龙

    药材名称匐地龙拼音Fú Dì Lónɡ别名铺地黄、黄花珠、地黄花草、黄花草、九连灯、临时救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匐地龙Lysimachia hui Diels,以全草入药

  • 小蓑衣藤

    药材名称小蓑衣藤拼音Xiǎo Suō Yī Ténɡ别名小木通(《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蔓生灌木,高可达5米。茎绿色至褐色

  • 酸浆

    《中药大辞典》:酸浆药材名称酸浆拼音Suān Jiānɡ别名葴、寒浆(《尔雅》),醋浆(《本经》),苦葴、苦蘵、皮弁草(崔豹《古今注》),酸浆草(《尔雅》郭璞注),灯笼草(《唐本草》),苦耽(《嘉佑本

  • 上天梯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天梯药材名称上天梯别名王孙、轮叶王孙来源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Paris obovata Ledeb.[P. verticillata Rieb.],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

  • 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Hú Tuí Zǐ Yè别名蒲颓叶(《中藏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性味《纲目》:"酸

  • 粗叶木

    药材名称粗叶木拼音Cū Yè Mù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Lasianthus别名白果鸡屎树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