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

《中药大辞典》:冰

药材名称

拼音Bīnɡ

别名凌(《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大寒,无毒。"

功能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

①《本草拾遗》:"主去热烦。"

②《日用本草》:"解烦渴,消暑毒。"

③《纲目》:"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亦解烧酒毒。"

用法用量内服:含化.外用:罨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冰

药材名称

拼音Bīnɡ

英文名ice

别名凌、石水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ce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常为细粒致密块体;或为具六方对称的雏晶、树枝状连晶等(见于雪花、霜华、冰花),或具同心状结构(如冰雹)、钟乳状结构(岩洞中钟乳冰、石笋冰);很少见片、板状的规则集合体。无色透明,含气泡、裂隙处呈乳白色或混浊的白色;大块纯净的冰,散射光略带淡蓝色调。无解理,断口贝壳状、次贝壳状。硬度1.5。性脆、易碎。相对密度0.917。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冰分布于冰川、雪山外,北方各省区冬冷见冰雪,秋凉见霜,夏晶天然产的冰可见于低温岩洞中(沿裂隙下渗的地下水冻结成冰),不论南北均属罕见。

资源分布:人工制冰在全国四季均有产出。

性味甘;大寒;无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

用法用量内服:含化。外用:罨敷。

注意不可过食。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去热烦。

2.《日用本草》:解烦渴,消暑毒。

3.《纲目》: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亦解烧酒毒。

4.《医林纂要》:凡天行热毒,伤寒阳毒,阳明壮热,以至神气昏迷者,置冰块心胸间,即可清醒。不可过食。冰过食反伤阳,命火以衰,脾胃不能化矣。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

  • 肾萼金腰

    药材名称肾萼金腰拼音Shèn è Jīn Yāo英文名all-grass of Delavay Goldsaxifra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肾萼金腰的全草。拉

  • 黑蒴

    药材名称黑蒴拼音Hēi Shuò别名化血胆来源玄参科黑蒴Melasma arvense (Benth.)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凉。功

  • 兴安升麻

    药材名称兴安升麻拼音Xìnɡ ān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Dahuricae别名北升麻、虻牛卡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升麻Cimicifuga

  • 矮柳穿鱼

    药材名称矮柳穿鱼拼音ǎi Liǔ Chuān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通骨消根

    药材名称通骨消根拼音Tōnɡ Gǔ Xiāo Gēn别名土玄参、土牛七、强过头、地藕、群党、鸭嘴参、大青、老鸦杓、白狗肠、老鸭嘴、假山苦瓜、葫芦藤、老鼠黄瓜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拉

  • 黄茄花根

    药材名称黄茄花根拼音Huánɡ Qié Huā Gē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格纹叶木槿的根。秋、冬采收。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补脾,化痞,通经,消食。治胸腹胀满,消化

  • 刺苞南蛇藤叶

    药材名称刺苞南蛇藤叶拼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的叶。0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n

  • 刺葡萄根

    药材名称刺葡萄根拼音Cì Pú Tɑ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刺葡萄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davidii(Roman.)Foex.[Spinovitisdavidii Rom

  • 毒蛆草

    药材名称毒蛆草别名透骨草、一马光、接生草、老婆子针线来源毒蛆草科(透骨草科)毒蛆草Phryma leptostachya L. var. asiatica Hara,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