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华东瘤足蕨

华东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东瘤足蕨

拼音Huá Dōnɡ Liú Zú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Plagiogyria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东瘤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japonica Naka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去须根与叶柄,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30-60cm。根茎直立,粗壮或呈圆柱形。叶簇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8-35cm,基部三棱形,背面两侧有1-2对瘤状气囊体;叶片椭圆形,长20-35cm,宽12-16cm,中部以上羽状,侧生羽片10-12对,近对生或互生,近无柄;羽片纸质,狭椭圆形,边缘近全缘,近顶部有粗齿,中部羽片较大,长5-9cm,宽1.2-1.5cm,顶生羽片披针形,其基部常上部1-2枚侧生羽片合生;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二叉状。孢子叶叶柄长20-30cm;叶为单数一回羽状,长25-30cm;羽片8-13对,强度收缩呈线形,长5-10cm。孢子囊群生于分叉小脉的顶部,幼时为反卷叶缘所包被。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5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缘或沟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外感风热;头痛;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9-15g,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流感、扭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石松

    药材名称岩石松拼音Yán Shí Sōnɡ别名龙胡子、龙胡须、旱灵草、中华石松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中华石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perzia chinensis(Christ)Chin

  • 臭梧桐根

    药材名称臭梧桐根拼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别名芙蓉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

  • 土阿魏

    药材名称土阿魏拼音Tǔ ā Wèi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根皮捣取的液汁凝结而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功能主治宽筋活血,化痞消症。摘录《中药

  • 藏报春花

    药材名称藏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带叶报春花Primula vittata Bur. et Franch.,以花入药。6~8月采花,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用于小儿高

  • 红梗草根

    药材名称红梗草根拼音Hónɡ Gěnɡ Cǎo Gēn别名红升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heterophyllum DC.采收和储藏:秋、冬、

  • 大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夜关门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拼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羊蹄风、猪腰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多脉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根和叶入药。秋季

  • 宽叶鼠曲草

    药材名称宽叶鼠曲草别名老鸦绵、地膏药来源菊科宽叶鼠曲草Gnaphalium adnatum Wall. ex DC.[Anaphalis adnata (Wall.) DC.],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

  • 大画眉草花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花拼音Dà Huà Méi Cǎo Huā别名星星草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猪蹄甲

    《中药大辞典》:猪蹄甲药材名称猪蹄甲拼音Zhū Tí Jiǎ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出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