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卵叶鳞始蕨

卵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卵叶鳞始蕨

拼音Luǎn Yè Lín Shǐ Jué

英文名Ovate-leaf Lindsaea

别名金花草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卵叶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intertextum(Ching)Ching[Schizoloma intertextum Ching]

采收和储藏: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的须根。叶柄长达25cm,与叶轴均为四棱形,暗栗色,有光泽,光滑;叶片长线形,长达30cm,宽约3cm,草质,棕绿色,两面光滑;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有短柄,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齿牙;叶脉下面明显,有显着的中脉,侧脉羽状,二叉分枝,分离。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气微,味淡。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可达57cm。根茎横走,密被红褐色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四棱形,长达25cm,栗色至暗栗色,有光泽;叶片草质,一或二回羽状,长方形,若为二回羽状则呈线状披针形,长约30cm,宽约3cm,如基部二回羽状则宽约8cm;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斜展,具短柄,卵状三角形,长1-1.5cm,宽1-1.2cm,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心形,多少不对称,边缘有啮蚀状细牙齿,基部1-2对羽片常为二回羽状,长达10cm,宽约1.5cm,有小羽片7-12对,下部的卵圆形,顶部羽片不分裂,急尖;叶轴四棱形,光滑;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线形,沿叶的上缘和外缘连续着生,囊群盖线形,膜质,棕色,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230m的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主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涩、性凉。有止血、止痒、止痢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痢疾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椒草药材名称石椒草拼音Shí Jiāo Cǎo别名九牛二虎草、铜脚一枝蒿、白虎草、羊膻草来源为芸香科松风草属植物石椒草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

  • 山慈姑花

    药材名称山慈姑花拼音Shān Cí Gū Huā别名金灯花(《本草拾遗》)。出处《纲目》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花。功能主治(纲目》:"治小便血淋涩痛。"复方治血

  • 丝棉木

    《中药大辞典》: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中国树木志略》),明开夜合(《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桃叶卫矛(《中国树木分类学》),白杜(《中国高等植物图

  • 鲤鱼肠

    《中药大辞典》:鲤鱼肠药材名称鲤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肠。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小儿肌疮。"②《纲目》:"

  • 桑耳

    《中药大辞典》:桑耳药材名称桑耳拼音Sānɡ ěr别名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出处《本经》来源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性味甘,平。

  • 九管血

    药材名称九管血拼音Jiǔ Guǎn Xuè别名八爪金龙、八爪龙、矮茎朱砂根、开喉箭、猪总管、团叶八爪金龙、矮陀陀、地柑子、散血丹、血猴爪、乌肉鸡、矮凉伞子、小罗伞、山豆根、活血胎胎出处九管血始载于《植

  • 三叶豆

    药材名称三叶豆别名干枝柳、化食草来源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滇南秔子梢Campylotropis harmsii A. K. Schindl.,以根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瘀止痛

  • 鹰爪花果

    药材名称鹰爪花果拼音Yīnɡ Zhǎo Huā Guǒ别名鹰爪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

  • 圆叶娃儿藤

    药材名称圆叶娃儿藤来源萝藦科圆叶娃儿藤Tylophora trichophylla Tsi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主治风湿病,跌打损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丁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丁香药材名称白丁香拼音Bái Dīnɡ Xiānɡ别名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山麻雀Pa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