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双花堇菜

双花堇菜

药材名称双花堇菜

拼音Shuānɡ Huā Jǐn Cài

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flower Violet

别名谷穗补、短距堇菜。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双花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biflor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双花堇菜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茎细或稍粗,垂直或斜生,具结节,有多数细根。地上茎较细弱,2或数条簇生,直立或斜生。

基生叶2-数枚,具长柄;叶片肾形、宽卵形或近圆形,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齿,宽1-4.5cm,长1-3cm;茎生叶具短柄,叶片较小;托叶与叶柄离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疏生细齿。花黄色或淡黄色,在花末期有时变淡白色;花梗细弱,上部有2枚披针形小苞片;萼片5,基部附属物极短;花瓣5,圆状倒卵形;距短筒状,长2-2.5mm。蒴果长圆状卵形。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4000m的高山及亚高山地带草甸、灌丛或林缘、岩石缝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微酸;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主跌打损伤;吐血;急性肺炎;肺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治跌打损伤、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细辛药材名称土细辛拼音Tǔ Xì Xīn别名马辛、马细辛、马蹄细辛、马蹄香、水马蹄来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 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 剪刀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剪刀股药材名称剪刀股拼音Jiǎn Dāo Gǔ别名鸭舌草、鹅公英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剪刀股Ixeris debilis A. Gray [I. japonica Nakai; La

  • 野黄皮

    《中药大辞典》:野黄皮药材名称野黄皮拼音Yě Huánɡ Pí别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药植名

  • 菟丝

    《中药大辞典》:菟丝药材名称菟丝拼音Tú Sī别名唐(《诗经》),蒙(《毛诗传》),王女(《尔雅》),菟芦(《本经》),鸮萝、复实、赤网(《吴普本草》),兔丘(《广雅》),菟缕、菟累(《别录

  • 秤钩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钩风药材名称秤钩风拼音Chènɡ Gōu Fēnɡ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来源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

  • 白三七

    药材名称白三七拼音Bái Sān Qī别名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用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

  • 刺南蛇藤

    药材名称刺南蛇藤拼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

  • 狼油

    药材名称狼油拼音Lánɡ Yóu别名狼膏来源食肉目犬科狼Canis lupus L.,以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补益,厚肠。主治肺结核,久咳。外治秃疮,皮肤皲裂等。用法用量2

  •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王不留行药材名称王不留行拼音Wánɡ Bù Liú Xínɡ英文名SEMEN VACCARIAE别名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来源本品为石

  • 多足蕨

    药材名称多足蕨拼音Duō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和东北多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um vulgare L.;Polypodium virginia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