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变色红菇

变色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变色红菇

药材名称变色红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变色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江苏、福建、四川。

性味微咸,平。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变色红菇

药材名称变色红菇

拼音Biàn Sè Hónɡ Gū

别名蘑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全缘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integra (L.)Fr.[Agaricus integr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洗去泥土,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5-12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中凹,粘,红色至红褐色、紫红色或蛋壳色。盖缘薄,有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直生,白色,褶间具横脉。菌柄近半柱形,长3-8m,粗1-2.5cm,白色,基部偶带浅红色,中空。孢子淡黄色,近球形至广椭圆形,(7.7-11)μm×(7-9.2)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针、阔叶混交林地上或林缘地上。夏、秋季单生或群生。较习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南、陕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而中央稍下凹,直径5-12cm,红色、红褐色、紫红色或蛋壳色,边缘平滑或有棱纹。菌肉类白色,或带有葡萄酒色。菌褶稍密,类白色或灰黄色,褶间有横脉。菌柄类圆柱形,长3-8cm,直径1.5-2.5cm,白色或基部微红色。

性味辛;微咸;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眼肉

    《中国药典》:龙眼肉药材名称龙眼肉拼音Lónɡ Yǎn Ròu英文名ARILLUS LONGAN别名龙眼、桂圆、圆眼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

  • 川谷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谷根药材名称川谷根别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数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来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川谷Coix lachrymajobi 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收根部,晒干。性味

  • 虻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虻虫药材名称虻虫拼音Ménɡ Chónɡ别名牛虻、牛蚊子、牛蝇、牛苍蝇、瞎蒙来源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 或鹿虻T

  • 地胆草

    药材名称地胆草拼音Dì Dǎn Cǎo别名草鞋根、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苦地胆、地苦胆[云南]、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铁灯盏来源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

  • 石帆

    《中药大辞典》:石帆药材名称石帆拼音Shí Fān别名海团扇(《动物学大辞典》)。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柳珊瑚科动物柳珊瑚的石灰质骨胳。原形态全体呈树状,分枝颇多,常扩展而为一平面,不向四方

  • 牡鼠粪

    药材名称牡鼠粪拼音Mǔ Shǔ Fèn别名鼠矢(《本草经集注》),两头尖(陶弘景),雄鼠粪(《日华子本草》),豭鼠粪(《类证活人书》)。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雄性褐家鼠等的干燥粪便。性味

  • 红叶藤

    药材名称红叶藤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来源牛栓藤科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et. Arn.)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 石荠苎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

  •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药材名称岩椒草拼音Yán Jiāo Cǎo别名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

  • 鹅腿骨

    《中药大辞典》:鹅腿骨药材名称鹅腿骨拼音é Tuǐ Gǔ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腿骨。化学成分每100克骨髓(干重)中含铁35.9毫克,铜6.02毫克,锰0.51毫克。功能主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