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喜树果

喜树果

药材名称喜树果

拼音Xǐ Shù Guǒ

英文名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

别名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

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叶互生,卵状长方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8cm,宽5~10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广楔形,全缘,边缘有纤毛,羽脉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花单性同株,成球形头状花序;花萼5齿裂;花瓣5,绿色;雄花雄蕊10;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花盘明显。果序球状。花期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1000m以下较潮湿处;有种植。主产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

性状果实披针形,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椭圆形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绉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内有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味苦。

化学成分喜树碱(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venoterpine)、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e)、10-甲氧基喜树碱(10-methoxycamptothecine)、白桦脂酸(betulic acid)、长春甙内酰胺(vincoside-lactam)等。

性味性寒,味苦、涩;有毒。

功能主治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花蛇头

    《中药大辞典》:白花蛇头药材名称白花蛇头拼音Bái Huā Shé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头部。毒性《纲目》:"有毒。"功能主治《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药材名称杧果拼音Mánɡ 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以果、果核、叶入药。全年采叶,夏秋采果,鲜用或晒

  • 牛奶浆根

    《中药大辞典》:牛奶浆根药材名称牛奶浆根拼音Niú Nǎi Jiānɡ Gēn别名毛天仙果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随时可采。挖取后,洗净

  • 海莲果

    药材名称海莲果拼音Hǎi Lián Guǒ英文名Bruguiera sexangula (Lour.)Poir.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海莲的果实和胚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se

  • 白矾

    《中国药典》:白矾药材名称白矾拼音Bái Fán英文名ALUMEN别名明矾、矾石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

  • 水茄冬叶

    药材名称水茄冬叶拼音Shuǐ Qié Dō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

  • 豨莶草

    《中国药典》:豨莶草药材名称豨莶草拼音Xī Xiān Cǎo英文名HERBA SIEGESBECKIAE别名肥猪草、肥猪菜、粘苍子、粘糊菜、黄花仔、粘不扎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 催吐萝芙木

    药材名称催吐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

  • 桐叶千金藤

    药材名称桐叶千金藤拼音Tónɡ Yè Qiān Jī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Hernandialeaf Stephania别名毛千金藤。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千金

  • 大蓑衣藤根

    药材名称大蓑衣藤根拼音Dà Suō Yī Ténɡ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根。全年可采。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风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