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地磨薯

地磨薯

药材名称地磨薯

拼音Dì Mó Shǔ

别名野芝麻棵、小黑药、野芝麻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细齿山芝麻HelicteresglabriusculaWall.又名:光叶山芝麻《广西植物名录》。灌木,高1.5m。枝柔弱,幼时密被星状柔毛,后几脱净。叶互生;叶柄短,长约3mm,被毛;托叶钻状,与叶柄等长;叶片偏斜状披针形,长3.5-1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被稀疏的星状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2-3朵,花序轴只有叶长的一半;萼管状,长4-5mm,5裂,裂片锐尖,被短柔毛;花瓣5片,紫色或蓝紫色,为萼长的2倍,下面的瓣片上有绒毛;雄蕊10,着生在雌雄蕊柄的先端;子房5室,被毛,柱头5裂。蒴果长圆柱形,长1.5-2cm,宽约12mm,密被长柔毛,先端有短喙,种子细小,多数。花期几乎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坡上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截疟;清热解毒。主疟疾;感冒发热;麻疹;痢疾;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羊角瓢

    药材名称大羊角瓢别名老君须、雪里蟠桃、婆婆针线包、川白薇、瓢儿瓜、竹灵消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大羊角瓢Cynanchum inamoenum (Maxim.) Lose.,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

  • 野豌豆

    药材名称野豌豆别名救荒野豌豆、马豆草[云南]、野麻碗[重庆]、大巢菜、野绿豆、野菜豆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甘、辛,温。功能主

  • 大花石上莲

    药材名称大花石上莲拼音Dà Huā Shí Shànɡ Lián别名岩白菜、毛芥菜、还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福建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fokienensis

  • 细叶香桂

    药材名称细叶香桂别名细叶月桂、香树皮、月桂来源樟科细叶香桂Cinnamomum chingii Metcalf,以树皮、果实、叶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胃散寒,宽中

  • 龙利叶花

    《中药大辞典》:龙利叶花药材名称龙利叶花拼音Lónɡ Lì Yè Huā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大戟科植物龙利叶的花蕾。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大咯血时,可用龙利叶花生冲或煲肉服食。"用法用量内服

  • 法半夏

    药材名称法半夏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

  • 东方荚果蕨

    药材名称东方荚果蕨拼音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别名大叶蕨、马来巴来源药材基源:为球子蕨科植物东方荚果蕨的根茎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tteuccia orientalis(H

  • 蝴蝶花

    《中药大辞典》:蝴蝶花药材名称蝴蝶花拼音Hú Dié Huā别名铁扁担(《上海常用中草药》),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豆豉叶、下搜山虎(《贵州草药》)。出处

  • 白枪杆根

    药材名称白枪杆根拼音Bái Qiānɡ Gǎ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

  • 白金古榄

    药材名称白金古榄拼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三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