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宜梧

宜梧

药材名称宜梧

拼音Yí Wú

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常绿直立灌木,高1-2m。具粗壮长棘刺,刺长10-40mm或更长,刺基部有时着生花和叶,幼枝密被褐色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4.5cm,宽1.5-2.5cm,先端圆形,向基部渐窄狭,全缘,幼时上面密被银白色鳞片,后逐渐脱落,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深褐色鳞片。花淡白色,被鳞片,数花簇生于叶腋成短总状花序,花梗长3-4mm;花被筒短,杯状,长约2mm,上部4裂,裂片与花被筒等长或更长,长达3mm,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柔毛;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花柱直立,无毛。果实卵圆形,长5-8mm,幼时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11-12月,果期翌年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空旷地区和山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直径1-2cm。表面暗棕色,具纵沟纹,栓皮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浅黄色。气微,味微酸涩。

性味苦;酸;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健脾益肾。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注意《福建药物志》:“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鄂豆根

    药材名称鄂豆根别名山豆根、豆根、黄结来源豆科鄂豆根Euchresta tubulos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利咽喉。治腹痛,腹胀。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梵天花根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 菘菜子

    药材名称菘菜子拼音Sōnɡ Cài Zǐ别名青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Brassicachinensis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hinensis L.采收和储藏

  • 高山羊不吃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羊不吃药材名称高山羊不吃拼音Gāo Shān Yánɡ Bù Chī别名山香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高山紫堇Corydalis esquirolii Levl.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

  • 葫芦巴

    《中国药典》:葫芦巴药材名称葫芦巴拼音Hú Lú Bā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干

  • 钓樟根皮

    《中药大辞典》:钓樟根皮药材名称钓樟根皮拼音Diào Zhānɡ Gēn Pí别名光狗棍根皮(《常用中草药配方》)。出处《别录》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根或根皮。原形态大叶钓樟,又

  • 猕猴桃藤

    药材名称猕猴桃藤拼音Mí Hóu Táo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的藤或藤中的汁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chin

  • 榉树皮

    《中药大辞典》:榉树皮药材名称榉树皮拼音Jǔ Shù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原形态大叶挼树,又名:榉榆、血榉。乔木,高达25米。1年生枝密被柔毛

  • 硬飘拂草

    药材名称硬飘拂草拼音Yìnɡ Piāo Fú Cǎo别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春、夏采收。原形态硬飘拂草,又名:结壮飘拂草。多年生草本